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:2023-10-22
秋日暖陽,稻浪涌動,又是一年再生稻收獲季。10月17日,在位于富順縣童寺鎮西湖村的100畝再生稻新品種展示片,片片稻田隨地勢起伏,稻穗在微風中搖擺,散發出陣陣稻香。
“今天上午,富順縣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對該展示片進行了測產,平均畝產量約305公斤,與去年持平?!蓖骆傓r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何安靜告訴記者,在干旱缺水的大環境下,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。
如果說童寺鎮3.2萬畝“中稻+再生稻”是龍貫山稻粱現代農業園區里的一桌宴席,那西湖村的這片新品種展示片則是其中的精華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藍天白云映襯下,由“綠”漸“黃”的稻穗猶如大地的注腳,述說著“種一收二”的點滴過程和背后的故事。微風不燥,農戶們背著背簍,揮著鐮刀,在水田里緩慢移動。收割下來的稻谷第一時間由打谷機脫粒。
當天下午5點,忙碌了半天的西湖村2組村民鄭富高依然興致很高。他把一粒粒谷子裝袋打包,然后小心翼翼地轉運到自家的曬壩上。隨后,他又用竹耙將谷粒均勻地攤在地面,至少要曬上兩天。連日來,時雨時晴,農戶們必須跟時間賽跑,確保顆粒歸倉。
2023年是富順縣聯手隆平高科公司實施再生稻研發項目,在童寺鎮西湖村開展品比試驗的第三個年頭。對于鄭富高這樣年事已高的莊稼漢來說,免費的谷種、化肥、農藥是難得的福利,為他的農事活動節省了不少物料成本。
“這幾年,每年分發給我的水稻品種都不一樣,插秧、施肥、管護均略有不同。雖然名字不太好記,但產量和品質都很‘兇’?!编嵏桓弑硎?,今年他種的6畝“中稻+再生稻”不僅賣相好,而且蒸出來的飯都帶有甜味,這讓他更加相信科技的力量。
據悉,為確保試種質量,獲取真實有效的第一手數據,今年西湖村在隆平高科技術專家指導下,針對13個水稻品種,采取“集中管理,分類管護”措施,實現全流程監管,為相關品種的優化、推廣、運用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(來源:自貢網)
編輯:肖昂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